“一所一队一教员”模式练出精兵
“一所一队一教员”训练模式是指,真正把训练的权利交由基层所队,由基层所队小教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组织训练,分局从小教员人才支撑、教材开发选送、训练激励约束制度、经费投入等方面,保障训练的正常开展。
□ 法制网记者 王家梁 □ 见习记者 王鹤霖 □ 通讯员 王强
前不久,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百宜派出所民警熊志立出警时发现,一疑似精神病患者在道路中间用石头砸人,他当机立断,同另两名同事熟练运用战术配合,及时制服此人,避免了较大伤亡,得到辖区群众的赞誉。这是乌当警方科学探索“三能”达标训练模式强精兵的一个缩影。
“三能”达标是指,根据公安部规定的民警履职所需的基本体能、技能(警务技战术、岗位技能、法律素养)、智能(公安信息化应用基本能力)标准,要求每名民警体能、法律素养和信息化应用基本能力都应达标,警务技战术根据民警工作岗位确定并达标。
《法制日报》记者今天从乌当公安分局了解到,“既讲贵州话,又讲本地话”,是贵州省公安厅对“三能”达标训练试点工作的要求,就是要求各分局,既要贯彻落实“三能”达标训练,又要探索出符合各自特点的练兵路子。乌当公安分局把“三能”达标训练重心下移至所队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,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“三能”达标训练模式——“一所一队一教员”模式。
调研论证破藩篱
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党委委员、政工室主任吕家虎告诉记者,试点开展之前,乌当公安分局以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》为主线,抽样调查了18个所队151名民警训练的基本现状,发现基层所队普遍存在工训矛盾突出,民警参训率偏低,集中训练效果不佳;工作中重业务轻训练,培训无法全覆盖;民警基础不牢,功利心态严重等问题。
面对问题,乌当公安分局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,提出“一所一队一教员”训练模式,得到贵州省公安厅、贵阳市公安局政治部同意,以此推动民警“三能”达标训练工作的深入开展。“一所一队一教员”训练模式是指,真正把训练的权利交由基层所队,由基层所队小教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组织训练,分局从小教员人才支撑、教材开发选送、训练激励约束制度、经费投入等方面,保障训练的正常开展。
据统计,今年4月以来,乌当公安分局在编在职民警共有350人,除因公、因伤、病孕、借调等未参测外,实际参加“三能”达标训练民警共计306人,实际参测率97.76%,同比去年提高29.34个百分点。
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,基于这一模式下的‘三能’达标训练效果日渐明显,验证了‘一所一队一教员’训练模式在基层公安机关的适应性和优越性。”贵阳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处长张世平说。
能者为师严选拔
“基层所队民警工作繁杂,很多民警身兼多职。然而,‘三能’达标训练要求辖区内各派出所物色1名至两名业务骨干选聘为小教员培养,确保小教员不仅能学得会,还要能教得来。很多民警都觉得这就是虚名,自己还要加班加点,不愿意主动报名。”乌当公安分局特警大队长刘伟回忆道。
为此,近40岁的刘伟主动报名。训练后他坦言:“虽然以前接受过类似训练,但是这次的‘三能’训练不同以往,既要保证训练内容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掌握,又要保证回到单位能把这些技战术讲授给其他民警,带动本部门民警开展‘三能’达标训练。”
在刘伟的带动下,两个月的集训下来,当初很多认为训练是“花架子”的小教员,都觉得受益匪浅。
记者了解到,小教员是按照各所队10:1的警力比例,在10人以下的所队选聘1名;10人至20人的所队选聘两名。2017年8月,全局共选聘所队小教员38人,占全局民警总数的10.6%,确保每个所队都有小教员,参加了同年12月举办的第一期“三能”达标训练小教员培训班。
乌当公安分局根据训练需要,开办第二期基层所队小教员轮训班,邀请贵州省警察学院、贵阳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专职教官前来授课,还积极选送所队小教员到贵阳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跟班实习,以提升所队小教员教学、技能水平。
科学训练进考核
因为就在贵州师范学院旁边,紧挨着学校的跑道,乌当区高新路派出所被同行形象地称为“跑步派出所”,一年下来,整个派出所民警辅警的跑量达到6000公里,2018年,全所民警的体能全部达标。这样的改变,主要是因为高新路派出所有一位有跑步习惯的小教员。
高新路派出所因地制宜开展小单元练兵,避免了大规模强行抽调民警训练,干扰基层业务所队的工作安排,又避免了训练内容“臃肿”,基层所队无法完成,只能疲于应付了事问题的发生,保证基层业务所队能科学合理安排训练。
记者发现,为促使所队“三能”达标训练扎实有效开展,乌当公安分局对每个所队实行季考核、季评比、季排名、季淘汰,考核内容侧重于民警基本体能、技能动作、盘查、抓捕、车辆查缉以及出警遇袭应对。
乌当公安分局要求,训练需结合基层所队实际需要,把嫌疑车辆拦截盘查、处警遇袭、入户盘查、人群密集场所突发案(事)件、第一现场处置等技战术训练,与日常复杂警情结合起来练,做到训练与日常工作“两不误,互促进”。此外,积极开设“微课程”,创新教学训练模式。
民警查验身份证时几种应对情况、快速出枪、车辆查缉和人员盘查技巧……登录乌当公安分局主页,打开“微课程”栏目,百余门“微课程”便呈现在眼前。此举,不仅为所队小教员、民警巩固学习提供了便利,又可以弥补小教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缺陷。
经过一年多实践探索,乌当公安分局民警综合素质、实战本领、执法水平、处置能力明显增强。2017年度,荣获贵州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工作成绩突出集体;2018年度,在贵阳市公安机关民警“三能”达标测试中,民警合格率同比提高23.67%,取得历史性突破。
乌当公安分局政委杨波说,“一所一队一教员”模式是乌当公安人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下的一次有益探索,通过运用新理念、新思维、新标准,推动“三能”达标训练工作的开展,从而带动全体民警体能素质、警务技战术水平、信息化应用能力取得大幅度提升。
法制网贵阳9月17日电
制图/高岳
- 发表评论
-
-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>>
- 三农内参声明:龙港网12-16
- 黄山市农民工法律援助07-27
- 广西省组建法治宣传服07-27
- 上海发布涉船员维权审06-23
- 怪不得找不到经常看的06-23
- 彭帅诉李宁公司 索赔06-23
- 尘封11年,常熟“行李箱06-23
- 千年古镇上的“智慧法03-13
- 年过五旬保安勇擒窃贼06-27